阅读历史 |

第251章 上台杀人,下台救人(1 / 2)

加入书签

咻——刀刃划破长空,带起一蓬鲜亮的血珠。 血腥味弥漫。 “怎……怎么可能……”齐惊雷紧紧捂着脖子,但鲜血还是从指缝间渗出。 他瞪着眼珠子,脸上满是不可置信。 他身前,明明挡着那么多高手。 陈浩怎么还能御使刀刃,割破他的喉咙? 砰。 齐惊雷还没想明白这件事,眼瞳便涣散了,整个人无力地倒在地上,血液迅速地冰凉,一身生机也很快地消散于物。 听到齐惊雷到底的声音,齐惊雷的那些手下方才回过神。 他们惊愕地看着齐惊雷的尸体,只感觉口干舌燥。 这……就是陈浩的真正实力? 百米之外,御刀取人头? 太恐怖,令人头皮都发麻。 “你们还要拦我去路吗?” 陈浩看向齐惊雷的那群手下。 “您……您请。” 那群手下战战兢兢,连话都说不出清楚了,颤抖着身子,让开了一条道路。 陈浩一步步走下擂台。 当他走下,擂台最后一层台阶时。 一轮弯月从云层中露头。 皎洁的月光洒落。 陈浩披着月光,显得圣洁而肃穆。 上台时,他脚踩夕阳,宛若披着血色战衣的杀神。 如今下台,他又身披月光,犹如谪落凡尘的仙。 反差十分大,但却不显得违和。 因为陈浩上台是杀人,下台则救人。 陈浩扶住唐装老人:“老人家,你现在感觉怎么样?” “我……我没事。” 唐装老人大笑,情绪非常的激动。 亲眼看到陈浩镇压齐惊雷,横扫一众西方武者,他就是死也无憾。 “我有明珠一颗,久被尘关劳锁,今日尘尽光生,照破山河万朵!” 唐装老人朗声笑道。 此前,他也曾颂唱这首诗,不过有一定不同。 他之前说的是“何日”,而现在说的是“今日”。 可见他对陈浩,究竟有多欢喜与赞赏。 在他看来,陈浩就是华夏武者未来的希望。 只要有陈浩,华夏武者就不会衰落,华夏武术就不会被欺辱!“老先生,你先别说话,好好休息一会,我为你治疗。” 陈浩微笑着。 虽然唐装老人看起来精神头很好,但实际情况并不乐观,心脉虽然被他的灵气护住,但还是在持续崩毁,如果不再进行治疗,很快就会走向死亡。 “好。” 唐装老人很信任陈浩,当即闭上了嘴。 “陈浩大哥,您还会医术?” 有年轻武者问道。 “小伙子,要不然还是送医院吧?” 其他武者也犹豫道。 陈浩的战力有目共睹,他们自然不会怀疑,但是武术和医术,可不是一个东西啊。 虽然有说法称医武不分家,但自古以来,既会武术又会医术,而且都很厉害的人,实在是少之又少。 “不用去医院。” 有人说话了,但却不是陈浩,而是吕江波!“谁都可以不相信,但只要是陈先生,就一定要相信。” 吕江波眼神认真。 虽然他没有亲眼看到过,陈浩施展绝世医术,但苏老爷子却盛赞过陈浩的医术。 苏老爷子一生沉浮,见多沧桑,绝不可能看错人。 所以,吕江波相信苏老爷子,更相信陈浩。 见吕江波开口,一众华夏武者也就不再多说。 “有人能帮我找来一套银针吗?” 陈浩再输入三缕灵气,进一步延缓唐装老人心脉的崩裂,同时也激发唐装老人的生命潜能。 不过这终究是治标不治本。 “我去。” 一个武者站了出来。 “辛苦了。” 陈浩微笑颔首:“如果可以,再将这方子里的中药也买来吧。” “我去买药。” 吕江波说道:“我可以调用苏家的力量,这样应该能更快买到药。” 陈浩看了眼吕江波,示意吕江波把手伸出来,然后扣住吕江波手腕,为吕江波诊脉。 “你再去把这服药也给配来吧。 这是为你疗伤的药。” 陈浩沉声道,吕江波伤得也很严重,经脉损毁得七七八八,虽没有危及性命,但一身武功几乎被废掉,如果不及时用药,几十年的苦修便付诸东流了。 “我这就去。” 吕江波被人扶着,离开了。 体育馆入口,有齐家的人守着,但看着吕江波等华夏武者离去,奇家的人却不敢阻拦。 因为他们耳边还回响着陈浩那句——阻我者,死。 谁,会不怕死呢? 尤其是面对陈浩这种杀神,没有人不会怕。 半小时后,一位武者拿着银针回到了体育馆。 “银针来了,陈先生。” 武者将银针恭敬地双手递给了陈浩。 “谢谢。” 陈浩拿过银针,将灵气灌注其中。 九曲神针!陈浩再一次使用了这种神奇的施针之法。 这是玄妙之书中记载的针法,传闻能逆转阴阳,生死人肉白骨,无比的强大。 如今陈浩虽还没将九曲神针练到最强的地步,但面对绝大部分疑难杂症都还是能够解决。 只见一根根银针散发幽光,插入唐装老人的体内。 每有银针入体,唐装老人便忍不住闷哼一声。 这让许多武者担心,害怕陈浩医术不到家,不仅救不了唐装老人,反倒延误了唐装老人救治时间,让唐装老人最终死去。 “我感觉好多了,生命力在恢复!” 第九根银针入体后,唐装老人惊叹道。 “那就好。” 陈浩微微一笑。 围观的武者面面相觑,都很震惊。 陈浩……真有这么神吗? 十分钟后,陈浩开始第二轮扎针。 这一次,效果更加明显了。 陈浩没扎一针,唐装老人的气色便好看一分。 第九针扎落,唐装老人面色都红润了,并且整个人的精气神,明显的有了提升,不再显得暮气沉沉,没有了在鬼门关徘徊的那种死亡气息。 与此同时,吕江波也端来了一碗药。 “吕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