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58章 一脚惊世界(1 / 2)

加入书签

在后世的中国,每年戛纳电影节的时候,往往会传出某条新闻:“XX主演的XX电影登上了戛纳电影节场刊”,再搭配上精致的图片,一听就非常的高大上。

实际上这都是忽悠傻子的套路。

场刊顾名思义就是电影节现场的刊物,它由一本叫做《每日银幕》的杂志举办,在电影节期间,每日一期,在现场免费赠送。

它刊登着关于电影节的各种信息,电影的资料、幕后、评论,以及……广告!

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打广告,明码报价,几万块就可以搞定,你要是肯出到十几万,封面也上得。

场刊中最重要的,就是最后一页的“场刊评分”。

这个评分由八到十二家媒体的影评人组成的团体打出,从一叉到四星分为5个档次,满分四分。

这個打分,被认为是金棕榈的风向标!

但实际上……并没有什么卵用。

比如,2014年,《阿黛尔的生活》横空出世,拿到了3.6分,创下场刊打分记录,最终如愿拿到金棕榈。

而两年后《托尼·厄德曼》打破纪录获得3.7分,却连个毛都没拿到。

那一次拿到金棕榈的《我是布莱克》,只有2.4分。

总而言之,戛纳电影节的场刊,就是个扯犊子圈钱的玩意儿。

但国内的片商却利用这个扯犊子的玩意儿割了不少韭菜。

现在,场刊给《少林寺》打分了。

3.5分,震撼全场!

这是有史以来的最高分,《少林寺》剧组的人都激动坏了,连《侠女》剧组的人都跑来道贺,身为中国人,与有荣焉。

大家都是第一次来戛纳电影节,不懂这里面的套路,还以为《少林寺》要拿大奖了呢。

只有杨叶相当淡定,因为他知道这破玩意儿没什么卵用,不过看在大家都这么高兴的份上,他也不好扫了大家的兴。

“很少见你笑!”杨叶对徐风说了一句。

这位冷面美人被现场的气氛感染,罕见地露出了一丝微笑,被杨叶看见了。

徐风的笑容顿时敛去了,淡淡地说道:“因为没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。”

“人生路很长,总会有的。”

“嗯!”

整个展映期间,《少林寺》的放映厅人头攒动,场场爆满。映衬得其他展厅冷冷清清,观众寥寥无几。

因为观众实在太多,组委会只得延长《少林寺》的放映时间,使得这部电影放了一遍又一遍,直到开奖日那天还在放。

不管把电影艺术吹得多么高深,观众始终还是喜欢看爽片。

《星球大战》还要两年才会出现,《少林寺》就是这个年代最炫目的视觉奇观,爽片中的爽片。

电影最后那凌空一脚,引起了广泛的讨论,人们都想知道,这到底是如何做到的。

但杨叶才不会说呢,你们丫都猜去吧!

话题就是流量,流量就是票房,作为穿越者的杨叶深知这个道理。

江志强乐坏了,原本还以为帮杨叶卖片是个苦力活,谁曾想这么容易。

那些片商都争着抢着要购买《少林寺》的放映权,根本不用自己到处去推销。

在这种情况下,江志强开始拿乔了,合作意向都收到,成交嘛,等颁奖礼之后再说。

虽然江志强深知那些评委为了显示自己有品味,越是热门的电影越是不会给奖,但戛纳影展从未出现过如此受欢迎的电影啊。

这不能以常规来判断。

……

戛纳影节宫要到1982年才启用,现在使用的是30年前为了创办电影节而建造的一座庆典大楼。

不过红毯仪式是不会少的,杨叶和王羽一左一右将赵雅之护在中间,从长长的红毯上经过。

大楼外围的观众人头攒动,因为《少林寺》的热映,杨叶一出现,立刻引发了骚动。

人们追逐着他的身影,高喊着他的名字,一直到他消失在红毯的尽头。

杨叶听见那些呼声,心中暗爽。心想,老子这么受欢迎的吗?会不会有大洋马找上门来,求着让我骑她?

赵雅之听见那些呼声,忍不住转过脸去,一脸自豪地看着杨叶,心想,这是我的男人啊,他真的好棒!

她可不知道杨叶现在满脑子都想着炒粉。

颁奖典礼开始了。

赵雅之有些兴奋地问道:“阿哥,你说我们会得奖吗?”

杨叶笑道:“当然……不会了。”

“为什么?”

“那么多普通观众都爱看我们的电影,评委再给我们发奖,那显得他们多没品味啊。”

“啊,为什么这样?可是我们的场刊分很高啊。”

“场刊的分又不是电影节的评委评的,他们怎么会放在眼里。”

杨叶说得头头是道,一副非常懂行的样子,赵雅之听得心里哇凉哇凉的。

杨叶闲着没事,又开始给赵雅之讲三大电影节的评委有多爱装逼,各种奇闻轶事张口就来,听得赵雅之目瞪狗呆。

杨叶吹得正起劲,忽然听见王羽说道:“杨少,得奖了。”

“啥?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