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99.西汉衰亡 土地兼并(2 / 3)

加入书签

越来越富,昏君贪官便是其中代表,社会矛盾越发尖锐。】

【这样的问题不断积攒,随着朝代的延续越发严重,最后积重难返,改朝换代!在现代经济学中有个名词专门解释这个问题——马尔萨斯陷阱。】

始皇:“难道要将土地收归国有,禁止买卖?”

李斯:“周朝的井田制就是这样的。”

是啊,井田制已经被时代淘汰了。

刘彻:“贪官污吏,豪强地主!”这可是朕的钱袋子,聚宝盆。

桑弘羊:还是要想一些一劳永逸的办法,将这些韭菜连根拔起,收归国库!

【简单地说,传统农业社会生产力有限,土地也有限,随着人口的增长,总有一天会超过土地承受的极限,当然这是在理想状态下。】

【王朝初期地多人少,大量抛荒的土地无人耕种,百姓只要辛勤劳作就能吃一口饱饭,容易出现盛世。王朝末年地少人多,土地无法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,社会矛盾尖锐。】

【所以当王朝发展到一定阶段,就会爆发一场动乱,以此来重新洗牌,更换腐败的统治者,消耗多余的人口。当新的王朝建立,人口减少土地增多,又回到了最初的状态。这就是王朝周期律。】

评论区

“三百年就是一个封建王朝的极限。”

“周而复始,循环往复。”

“从秦朝到清朝两千年封建社会都在这个循环中。”

这个观点让古人悚然而惊!

始皇:“没有朝代能超过三百年!”朕想要大秦千秋万达是不是不可能实现了……

李斯记性很好,他将天幕提供的信息都牢牢记在脑子里,以备陛下问询,“陛下,天幕曾讲过朝代歌,其中出现的朝代没有超过三百年的。”

李世民:“大唐也只延续了将近三百年。”

长孙皇后:“如今有了天幕,必会有不一样的未来,二郎莫要杞人忧天。”

李世民叹了口气,“观音婢,天幕已经将改朝换代的规律总结了出来,除非我们能摆脱封建王朝的限制,否则便无法脱离这个循环。”

长孙皇后:“如何才能做到呢?”

评论区

“只有发展生产,解放生产力,使生产力的发展远远超过人口的增长,才能规避这种风险。”

“这也是工业革命的伟大意义!”

朱元璋:“工业革命到底是什么?”

朱标:“难道是士农工商中的工匠,他们又能做什么?”

朱棣:“西方因为工业革命赶超华夏,又用工业革命的成果入侵中原。”

雍正:“我们与后人相距仅百年,便已经无法理解他们的思想了。”

两千年不变的华夏终究要迎来一场大变革了!

【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式,汉朝的君臣也想要缓解矛盾,延续统治。哀帝时,大司马师丹针对土地兼并严重,贫富差距巨大的问题,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法,限制田地及奴仆数量。】

【丞相孔光、大司空何武提出了具体的限制,明文规定什么样的身份能拥有多少土地奴仆,但当时的官僚贵族早已超过了这个限制,为了维护自身利益,这个政策自然无法推行下去,成为一纸空文。】

评论区

“改革必会得罪既得利益者。”

“最先反对的就是傅家丁家这些外戚。”

“哀帝一边颁布新政,限制权贵的土地奴仆,一边赏赐董贤千顷土地,这是限田令的七十倍。皇帝带头违反政策,还有谁会当真。”

【这样具体详尽,切中时弊的政策没有得到实施,反倒是荒诞迷信的论调风靡天下。】

【汉成帝在位的时候便有人宣扬“汉德将终”——汉朝将要灭亡了,成帝没有相信这一套,并将其下狱。但成帝没有子嗣,这就给了他们一个绝好的理由。】

【哀帝时,天灾人祸不断,又有人提出“汉历中衰,当更受命”的理论,因为成帝不相信,所以他没有子嗣,你要是不相信,你也好不了。】

【为了规避天命,汉哀帝病急乱投医,他更改年号为陈圣刘太平皇帝,甚至想将皇位禅让给男宠董贤。】

刘邦:“你就算把皇位禅让给皇后也行啊,事后再让皇后把皇位还回来。”

满朝文武都震惊的看着刘邦,陛下的底线也太灵活了吧。

【皇帝都这样想,士民百姓更是对这一套深信不疑,刘氏皇族的统治已经失去了天命所归的威望。所以当如同古之圣贤一般的王莽出现后,朝野臣民、地主官僚都拥立在他的周围,为他制造舆论,由“安汉公”到“假皇帝”,公元8年十二月,王莽自立为皇帝,改国号为“新”,西汉灭亡。】

评论区

“王莽是被所有人抬上皇位的,这样的篡位方式前无古人后无来者。”

“利用天命论否定刘氏皇位的正统性。”

“武帝提出天人感应的时候,一定没有想到他的后代这么无能。”

隔了这么久的回旋镖再次扎在自己身上,刘彻痛彻心扉,“一群蠢货!”

天人感应也是用来忽悠天下臣民的,谁让你自己信了!

“其实,这种说法在某种程度上也不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