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467.导演、影片、当条狗(1 / 4)

加入书签

5月8号,17届燕京大学生电影节。 大学生电影节其实就学术而言,要比一些商业化电影节纯粹一些。 它的主办理念是“大学生看,大学生评,大学生办”,从电影节的环节,到评审把持,大多是由燕京市大学生联合会的人来把控。 至于历史什么的就不说了,百科上都有。 而就地位而言……其实还挺出名的。 邀请许鑫的那个大学生电影展虽然和它就一字之差,但论及地位,中间还是差距不少。 但它也并不能说是完完全全的艺术级殿堂。 因为就影片的主审团队来讲,他们还是偏弱了一些。 含金量的话……并不能被主流所认可。 而《风声》在电影节上的提名还是挺多的。 它分为两种单元,一种是电视电影,也就是数字电影,没上去国内院线,只在电视上播放。 一种是主竞赛单元,而《风声》在此单元中,获得了《最佳导演》、《最佳影片》、《最佳女主角》、《评委会大奖》、《最受欢迎男演员》五项提名。 不过有些奇怪的是,这次的《最佳女主角》提名里,杨蜜换成了梁冰凝。 他们没给双黄蛋的习惯。 但杨蜜今天却不得不来,因为她是代替老公出席的。 她男人正在魔都为世博会的开幕式表演发光发热呢。 …… “姐,《东风雨》的票房咋样?” 一身黑裙的杨蜜看到了梁冰凝后,就赶紧问道。 梁冰凝耸耸肩,语气飘忽: “不咋地,但问题不是出在我身上,是整个导演节奏出了问题。所以……票房和口碑都一般。” 听到这话,杨蜜点点头表示明白。 而梁冰凝则左右看了看,问道: “花姐呢?” “说是找几个老朋友叙旧去了。” 杨蜜也四下瞧了瞧,没瞧见王晶花在哪。 这时,她听到梁冰凝问道: “有京圈的人找你没?” “没。” 杨蜜摇头,语气轻佻: “别说京圈了,连自己人都没来过。” 京圈人找她干啥? 吃饱了撑的? 是想让她扮猪吃老虎还是想让她来一出半步崩拳? 不存在的。 她瞟了一眼正在和黄勃、陈昆等几个人谈笑风生的王家兄弟,以及关虎那几个人,心里也没什么被冷落的意思。 恰恰相反,找她的人不少。 这次没老公帮她分散火力,她就得自己经营这片交际网了。 可问题是她是演员,又不是导演。 别人找她来寒暄也没法跟自己展示什么。最多是来混个脸熟,客套着哈拉两句就算完事了。 并且,别说京圈的人了。 没看穿个西装的王诠安,正带着踩着高跟鞋跟他一边高的对象张羽绮跟别人聊的正欢,连往她这凑的意思都没有。 她那话的意思就是给梁冰凝提醒,往那边看的。 果然,梁冰凝顺着她眼神的方向看了一天,看到了王诠安后愣了愣,说道: “那个女的叫……叫什么来着?” “张羽绮。” “哦对,我记得……她是星女郎?” “……算吗?她确实前两年是在港圈不假,但《星女郎》算不上吧?” 听到这话,梁冰凝微微摇头: “算不算也无所谓了。她又和你比不了,是吧?” “是咱们。” 纠正了一下她的称呼,用手机捂着嘴巴,她才继续说道: “厂里现在的主导权都在咱们那,他们都在一点点的被边缘化。这种人……按照许鑫的说法,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弃子。所以姐你也不用太热络,心里有数就行。” “……” 梁冰凝又瞟了一眼那边,应了一声: “嗯,知道了……话说今年厂里怎么一点动作都没呢?” “别急呀,等和银都进行完资源交换的。没看年初打算办的“人才交流中心”都推迟了么?就是和银都再谈接下来的动作。况且,《好声音》也快开始录制了,想要造声势,基本都在下半年,等着就行。” “……啧。” 梁冰凝一脸感慨: “我发现我是真欠缺这方面的东西……你跟谁学的?” “我也搞不懂这些,是许鑫跟我说的。” “啧啧……” 俩人在那旁若无人的聊。 一直到红毯开始。 今天的西影厂来的人很多。 郭正义、纪健民、曹久平这些人都来了。 不仅仅是因为《风声》,也因为王诠安的《团圆》。 《团圆》这部电影走的依旧是传统西影厂的路子,虽然杨蜜没看过原片,但听说已经入围了银熊奖。 乍一看挺厉害的……但实际上它获得的提名是最佳编剧,所以其实和导演也没啥关系。 这些老顽固想用一部电影就争夺些话语权,那是想瞎了心了。 但自家人的事情关起门来自己说,在外人面前,西影厂还是一个整体。 所以厂里这些和两部电影有关的,有头有脸的可都来了。 包括齐雷也是。 不过,这一会儿还不到红毯开始的时候,齐雷他们也都有各自的圈子,都去寒暄经营去了。 《风声》的演员阵容就来了仨人,她、梁冰凝和黄小明。 但这种场合,黄小明也没法在自家老板大王二王面前,和杨蜜保持一个非常亲密的距离。 毕竟至少在这个节骨眼上,大家是泾渭分明,井水不犯河水。 所以干脆他尿遁,也不知道猫哪去了。 …… “蜜蜜,冰冰。” “诶,齐哥。” “齐总。” 齐雷一脸笑意的走了过来,站在了俩人身边后,冲杨蜜忽然来了一句: “王诠安来打招呼了没?” “没。” 杨蜜语笑嫣然: “要打招呼也得我这个晚辈给人家打,哪有他过来跟我打的道理。” “哈哈。” 齐雷笑了笑,也不多说。 就往杨蜜和梁冰凝身边一待,也不走了。 而他往这一站,没多久,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