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207.三叩首(万字!)(1 / 6)

加入书签

7月29日。 奥运会第四次正式彩排结束后。 “许导许导。” “收到收到。” “预估已经完成,总体线路不良率在百分之34左右,符合低于百分之40预期。而咱们的预计也没错,主要还是和平鸽环节从F5区域到R9区域之间的损坏最大。大多是应力性损坏,主屏幕没事,可其他电子元件确实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耗。” “好,所有维护人员撤出,按照原计划上报耗材方案,提交维修计划。8月4号开始执行修复。” “明白。” 导播台前,放下了对讲机后,许鑫对旁边的张一谋点点头: “张导,故障率很低,都在可控范围。4号那天开始整体更换,当天施工完毕后,5号封馆一天,6号最后一次彩排,可以吧?” “嗯。” 张一谋应了一声,接着,韦兰芳这边快速跑了上来: “导演,他们都被惊掉下巴了。” 韦兰芳的脸上满是一种得意的笑容,走到了导播台上后,看着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的大家伙,用一种极为兴奋的心情说道: “一群人从开始,就一直在那说各种感叹词,什么哇哦,BRAVO之类的,就没停下来过。都看傻了。” 她说的是今天进场的各国电视台的转播团。 奥运会惯例,这一场全世界范围内直播的盛事中,各个国家的转播团和运动员一样,都需要提前适应场地。从舞台角度,倒机器安装调试,这些都要进行提前准备。 所以这个彩排是有外国电视台的人进来的。 但不用担心他们泄密,因为就惯例而言,每一个国家的奥运会开幕式,都是属于机密。对于一场世界瞩目的世界盛会而言,不管是演出节目,还是主火炬点燃方式,都是绝对不能轻易泄露的,目的就是想给世界观众留下悬念,等到开幕式当天给世界人民一个惊喜。 所以上至总导演和节目筹划组,下至所有演职人员、工作人员、以及媒体,甚至连场地建设工人和设备技术人员,都要严格遵守保密原则,这些秘密,上不能告父母,下不能告妻儿,绝对不能泄露,这已经是一种国际惯例。 是拥有参加、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国家约定俗成的规矩。 并且,这些媒体团在进入场地之前,都会签下保密承诺书。 他们可以提前看,但今天进场的一切目的仅限于机械调试。绝对不能有任何拍摄画面流出去。 思路客 而韦兰芳今天就是专门去看这些人的反应的。 毕竟……自己家的东西自己说好没用,还是得看看其他人是怎么说的。 而现在听到这个消息,大家心里都小小的松了一口气。 只是…… “可惜了啊。” 张一谋摇了摇头: “凤还巢……看来是真的用不成了。” 从一开始,导演组制定的“凤还巢”火炬点燃计划,也在今天进行了最后一次演示。 许鑫坚持的。 不知道为什么,他今天就跟心血来潮一样,特别想看《凤还巢》。 明明之前他也是彻底否定凤还巢的人员之一。 但今天就……特别特别想看。 鬼知道怎么回事。 于是就把这个想法和张一谋说了。 张一谋也没多想。 小许想看……那看呗。 但实话实说,效果很差。 导演组一开始制定的是最后一棒的火炬手李寜在接过圣火后,被吊索升上空中,然后大荧幕上出现一只凤凰。 凤凰轻啄火炬,口衔火种绕场一周。 飞跃五大洲、四大洋,最后一路蔓延到主火炬之上,化作火焰点燃。 这个创意一直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。 首先就是火炬主体外部并不能用曲面大荧幕外包,其次就是火炬亮度与大荧幕亮度的对比会看起来很模湖,再者就是少了份人文关怀在里面。 所以最终这个项目被李寜自己跑完整个鸟巢所取代。 但今天因为有外国转播团的到场,张一谋本着“防人之心不可无”的心态,在最后的火炬点燃时,没让李寜出现。 反正小许是心血来潮跟抽风似的,于是就是跟随音乐演示了一遍,同时也就当最终决定了。 看到底要不要用。 实话实说,虽然大家都知道制约“凤还巢”的不是创意,而是技术的硬性问题。 但看着那只身型模湖的凤凰,还是会觉得可惜。 多好的创意…… 哎。 而听到了他的话,许鑫安慰道: “没事,导演,大不了过个二三十年,技术都发展了,咱们用到下一个奥运会上面就是了。” 张一谋有些无语,虽然知道这话是在安慰自己,但还是忍不住来了句: “你觉得我还能活多少年?等得到下一次奥运会么?” “您长命百岁着呢。” “……哈~” 哑然失笑,张一谋点点头: “收吧,明天上午,让技术部的人统一在检查一遍各个环节……最近几天都是,哪怕辛苦点,也别有什么损伤之类的。尤其是缶的灯光,一定不能出任何问题。都辛苦了,收工吧。” 众人点点头准备下班。 而许鑫则直接坐在了导播台边上的观众席上面。 这几个挨着导播台的位置,都是“他”的。 一共弄了接近80张的票。 到时候家里的亲戚会来一些、杨蜜那边的亲戚也会来一些,包括朋友们这些。 说句不好听的…… 到时候真搞砸了,他现场就能和家人分别,挥挥手,扛着蛇皮袋就进厂打工,从此隐姓埋名再不出来了。 当然了,那只是玩笑话。 不会出差错的…… 绝对不会…… 正想着呢,手机震动了一声: “结束了吗?” 他赶紧回了一条: “结束了。这就往回走。” “好的。” 收起了手机,他不在多想,把手里的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